银领人才网
![huangp1489](http://www.wntfw.com/zb_users/avatar/0.png)
大学生过剩是天灾还是人祸?毕业社会只能提供初高中生能做的工作?
自身问题,什么叫只提供初中高中生的工作?这些工作大学生也可以去做啊,只是很多人抹不开面子,像外卖,快递一样,还不是很多大学生去做,为了生活什么都得去做,除了违法犯罪的事,生活不会因为面子而放过你。每年几百万大学生毕业,为什么还是很多人没工作,而有些地方还在天天招人。
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,升大学是好的一面,想上大学的青少年能够尽可能的去上大学,对青少年成长是有利的,大学生多了对就业不利,产生了好工作难找,使择业标准降低,好像读大学没有什么好处,其实这是一种错觉。成绩好的中学生,愿意升大学就上大学,成绩一般的,初、高中毕业就业工作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大学生过剩当然是人祸了。那么,是什么人祸呢?我认为是三方面的人祸:
1、当年提出扩招时,正是我们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前期。现在来看一点都没有错,过去二十年就是经济快速发展,需要大量的各方面人才支撑。
只是由于各方预测失误,现在是创新人才严重不足,技师型人才缺口几千万,而白领岗位严重过程。
2、具体操作上的失误主要表现在几方面。
(1)、当年大量中专、大专学校和民办学校转三本、二本不应该,而应该主要搞高级职业教育,也就是培养技工、技师型人才。
现在己经在纠正这个问题。
(2)、研究生教育的初期阶段偏重于文凭教育没错,但是,最多只可进行十年,达到普遍布点目的即可。
之后,就应该逐步加压升级,逐步优胜劣汰,达到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主的最终目的。
也就是说,我们前十年就应该转型了,可是,直到现在尚未正式开始转型。
大学生过剩纯属人祸,是教育产业惹的祸。把教育做成了产业,就是在做“批发文凭”的生意。
不能说社会只提供中学生能做的工作。无论到哪个社会,都会有超过80%的人在执行层面谋职求生存,即便是所有人都读到博士,也不会改变社会分工的用人比例。
如果你自认为属于80%的人,还真没必要上大学,所学的东西用不着,还浪费时间,还不如早日去中职高职学校去学一门技能,专心去做,指不定成为大国工匠。
如果你自认为属于那20%的人,那你一定要考大学,提升你的人生价值。如果只是简单地谋一份职业,此生就太不值了。
如果你已经上了大学,那就先专心学好,争取成为那20%的人,而不是去埋怨社会不待见大学生。
如果你已经大学毕业了,先找一份工作安定下来,可以趁着还年轻,多换几个行业,寻找相对满意的工作。别等到40岁之后拖儿带女的,再强迫自己改行,或者郁闷地过一生。毕竟,埋怨不能当饭吃。寻找“自己与社会的匹配点”才是你应该思考的。
大学生过剩是天灾还是人祸?毕业社会只能提供初高中生能做的工作?
首先我们先来分析大学生所处的社会地位。
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,大学生是享有非常高的社会地位。
那时候只要是大学毕业都可以包分配到***单位和国有企业作为预备干部培养。
一个村出了一个大学生整个村都会放鞭炮庆祝。
庆祝什么?鸡窝里出了个金凤凰。
因为对那时候农村的孩子来说,只要考上大学就完成了对社会阶层的跨越。
这也是高考被誉为“跳龙门”的原因。
然而在1999年的高校进行了大扩招以后,随着招生数量大幅度上升的同时,也带来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急剧分化。
具体表现为我们大家现在熟知的如清华北大那样的顶尖大学,然后是985,211大学,二流大学以及以下的大学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wntfw.com/post/744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