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山***
大清朝灭亡至今107年,皇陵依然有人守护,守陵人的生活现今如何?
封建王朝的帝王们很看重身后事,对自己的陵墓生前就有计划,死后也有人看护祭祀。
不过就国人传统来讲,子孙后代对祖宗的坟墓也很敬重,多有供奉香火,洒扫陵墓之举,皇室当然更为郑重其事了。
满清皇朝未灭之时,皇陵自然是有专人看护。
一、清皇陵守墓人曾经的荣光。
在清王朝统治时期,守陵人其实并不是一种我们想象中的低下卑微职业。他们有着特殊的政治身份和地位,同时仍具有皇族及八旗子弟的特殊待遇。
只有属于正黄 、镶黄、 正蓝三旗才能有资格成为守陵卫士 ,从八旗制度来看,他们属于满族上三旗中的八旗子弟。均为建陵后从北京和满洲关外专门派调而来, 专门为皇帝家族守陵。
清***给予守陵人优厚的待遇和清闲的工作,使得他们得到良好的生活条件,特殊的政治地位,从而使其尽心尽力为权力者服务。
二、清帝退位期间的勉力维持。
到了晚清时期,由于国势衰微和政治***,导致朝廷库存银两入不敷出。守陵人员俸禄减少,生活水平开始下降。同时由于清***不得人心,官员的权威和守陵人的政治身份受到了相对的影响。
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后,清朝皇族失去了大部分权力与金钱。皇族后裔都自顾不暇,自然没功夫去管理和保护皇陵。只能筹钱找几个人去守护皇陵,充当守陵人。
其实在这个时代里,又哪里有什么守陵人依然守护着清朝的皇陵,那些曾经忠诚的守陵人在历史的变迁下,早已树倒猢狲散,都各自去奔波自己的前程了。
我们都知道清朝历史中一共修建了三处陵园,第一处就是位于现如今沈阳附近的关外三陵,那里安葬着的是清朝入关前的君主、先祖。
第二处就是位于现如今唐山附近的清东陵,这里下葬着的是清朝入关后一大半的皇帝以及妃嫔。
第三处就是位于现如今保定附近的清西陵,这里下葬着的是自雍正皇帝后另一半的皇帝以及妃嫔。
在修建这三处陵园的时候,清朝皇帝为了保障安全,特意调遣了一些军队前来驻扎以及一部分的旗人百姓过来生活,由此,就构成了最初的守陵人群体。
守陵人的身份对于这些人来说就如同世代相传的铁饭碗一般,会生生世世地追随在他们以及他们子孙的身上,只要清王朝不灭亡,那么他们的子孙中就必须有一部分人守在这些皇陵旁,为清朝皇室守卫着他们的祖先陵寝。
当然,作为回报,清***会给予这些守陵人们极高的待遇,在吃穿住行方,他们是从来不需要操心的。
就这样,那些守陵人们逐渐在清朝三大皇陵旁发展出了他们的村庄、渐渐在当地繁衍壮大起来。
在很多人的想法中,都觉得这些守陵人是在清朝刚灭亡的时候就消散于历史之中的。
但实际上并不是。
大家知道,清朝的皇陵一共有三处:清东陵、清西陵和关外三陵。
其中,关外三陵分别是努尔哈赤的福陵、努尔哈赤祖先的永陵,以及皇太极的昭陵。清东陵为顺治帝的孝陵、康熙的景陵、乾隆的裕陵、咸丰的定陵和同治的惠陵;清西陵则是雍正的泰陵、嘉庆的昌陵、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。
对于古人来说,尤其是皇帝们,是非常重视死后的事宜,所以在他们死后,其陵墓不仅修建得富丽堂皇,还有很多丰厚得陪葬品。
与此同时,为确保皇陵的安全,防止有人打这些陪葬品的主意,皇帝通常还会设有专门的护陵卫队,来守护清朝的皇陵。
在清朝入关之前,皇陵的守陵人多是“国戚舅姨子孙”,所谓的国戚舅姨子孙,指的是与***有姻亲关系的宗族,当时守护关外三陵的基本是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的舅父、姨母的子孙;等到清东陵和清西陵时,则大都由爱新觉罗子孙负责,其护卫也都是精挑细选的八旗子弟。
据史书上记载,清朝的护陵卫队,最高峰时有近三千人。当然,他们并不是简单地看护陵寝,清代守陵有着一套完整的体系,守陵人除了看护陵墓,还需要准备祭品。
并且,守陵人分工明确,有人专职饲养牛羊,有的专职酿酒,每个人一辈子只干自己的那一件事,世代相传。
在这种背景下,在清东陵和清西陵附近,逐渐形成了一些以守陵人为主的村落,他们世代生息,以守陵为生,间或种植农田,自种自吃。但是,等到1912年清***灭亡后,守陵人队伍亦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。
最初,在袁世凯和清***签订的《清室优待条约》中,北洋***承诺会继续维持对清朝皇室宗庙、祖陵的保护,继续沿用清朝的守陵人,继续给他们发工资、让他们帮忙把守清朝皇陵。此时的守陵人,依然算得上是一份拿着固定工资的公务员职位。
清朝于1912年正式宣告退出历史的舞台,退出以后由于有优待政策,民国***还帮清朝修建的最后一座帝陵,那便是光绪皇帝的崇陵。这座帝陵不仅是清朝的最后一座帝陵,也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座帝陵。
(崇陵)
清朝一共经历了12个皇帝,入关以后十个皇帝,去了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皇帝没有修建帝陵,也就是说现在一共有九座帝陵。
这九座帝陵分别在遵化清东陵五座,易县清西陵四座。
清东陵分别是顺治皇帝的孝陵,康熙皇帝的景陵,乾隆皇帝的裕陵,咸丰皇帝的定陵,和同治皇帝的惠陵。
清西陵分别是雍正皇帝的泰陵,嘉庆皇帝的昌陵,道光皇帝的墓陵,光绪皇帝的崇陵。
(清东陵全图)
这些皇陵,清东陵除了顺治的孝陵没有被盗,其他悉数被盗。
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,祖坟不仅仅只是埋葬先人的场所,更是家族的记忆,是不可轻动的。
祖坟不仅给死者以归宿感,更让生者有了精神的寄托。曾经有一个河南周口平坟***,因为民间***声强烈,最后不得不停止。平民如此,***就更是如此。
在中国大地上,到处都有浩大的***陵墓,人们看到这些陵墓,就会想起中国历史曾经有过的辉煌和灿烂,为了保护好这些***陵墓,守陵人这一特殊职业也就出现了。离我们最近的封建王朝是清朝,清帝陵也可以说是保存得最为完好的陵墓组群。
清朝皇陵分东陵和西陵,东陵15座陵园,西陵14座陵园,安葬着从顺治到光绪等皇帝及慈禧等人,还有一些后妃和重要皇室成员。
如此浩大的皇陵组群,没有人守护肯定是不可能的,所以守陵人的选择极为重要。你不要以为守陵人是随随便便选出来的,那都是精过经心挑选的人,而且是世袭制,历代皆为守陵人,由***发工资的。
清守陵人政治地位高,工资收入高,工作又不累,这是一个肥差,谁不想抢着干呢?如果清朝一直存在,那些皇陵也没有人敢动,守陵人也就是不时去打扫一下就可以了。
由于世代守陵,在清东陵和清西陵附近,逐渐形成了一些以守陵人为主的村落,他们世代生息,以守陵为生,间或种植农田,自种自吃。一边拿着国家的俸禄,一边过着自己的小日子,所以这些京郊附近的村落也开始慢慢繁盛起来。
可惜的是,清朝末年,中国进入了战乱时代,清皇陵也倒了霉。不仅有孙殿英公然盗墓的行为,这些守陵人的工资也没有人管了。但是前面说过,中国人的祖坟不仅仅是坟,更是精神的寄托,是信仰的所在。清朝灭亡后,一些大清的遗老遗少主动来到了这里,担负起了守陵之责。
没有人给工资,无所谓;没有住的地方,就在山间搭个窝棚,能睡觉就行;没有吃的东西,就自己种点粮食,能果腹就行。所以后来这些守陵人一个个蓬头垢面,变得像鬼一样,如果你晚上进山,遇到这些守陵人,能把你吓个半死。
他们守护的不仅是皇陵,更是心中永恒的记忆,因为对他们来说,清朝一直都在,一直都没有亡过。这里是他们的家乡,是他们灵魂的归宿。
后来解放了,新中国成立了,国家拨钱重新整修了清皇陵,现在还有了专门的管理机构,不需要守陵人了。但是那些因守陵而形成的村落却留了下来,时至今日,仍然会有当年守陵人的后代时不时上山去打扫一下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wntfw.com/post/36220.html